繼續進步、繼續創作、繼續做出更好的東西——致所有的創作者。

幾個月前我滑IG的時候,被投放了一則廣告。那是一個不在台灣的身心靈中心,投放了一則SRT諮詢個案的說明。

我對文字很敏銳,一秒就發現「誒等等為什麼很眼熟」,滑開來一看,發現讓我熟悉的不止是SRT,而是他們的說明文字跟我2011年寫的SRT簡介內容看起來有那麼一點點⋯⋯類似。

全文我都截圖了,但我真的懶得花時間在這種事情上,就只貼一點出來。

 

對方的文章在重新組合字句和前後調動順序上,看得出來花了心思跟力氣,加上對方的全文也還是有不少跟我的文字無關的內容。嚴格說起來,跟我的文字有點類似的部分,其實佔他的全文的比例不高。

於是我又好氣又好笑的把截圖弄好後,就忘了這件事好幾個月。

 

前一個階段成為身心靈工作者的階段性任務,我算是已經完成了,這幾個月跟老蚌生珠一樣,一直在醞釀下一個階段的新事物,總覺得這個陣痛期好長,又知道這一切就是非得這麼長不可。

醞釀的過程,很難清晰的用語言形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下一個階段到底會有哪些新的開展呢?我不知道。就這樣默默地隨著疫情,我也孤獨地持續朝向未知的未來,進行了幾個月的摸索與嘗試。

上禮拜碩士論文的新聞忽然佔據了所有的版面,我才想起來還有「為什麼這看起來很眼熟」事件,昨天就整理整理近期醞釀出來的想法,更新了我的SRT介紹,和自我介紹,總算在漫長的陣痛後,開始有些具體的新創造。

知識無所不在,智慧也是。今日我們談論並探索的一切,都不是我們發明的,我們只是發現者(註一)。參考我或引用我都沒關係(註二),因為這些原本也都不屬於我。不輕易說出抄襲二字,是我願意展現的理解與包容。我也知道這類的事情遲早會發生,於是我很早就想清楚該怎麼處理:

 

「不管別人做些什麼,我都會繼續進步、繼續創作、繼續做出更好的東西。」

 

與正在看文章的你,共勉之。拜這件事情所賜,我忙了一天之後,覺得新寫的SRT介紹自我介紹,都還寫得不錯歐!

註一:「發明」與「發現」我會這樣理解:天地間的大道一直都在,真理必然簡單清晰,但是每個人的體悟和實踐不同,對於同樣一個真理的表達和闡述也會不同。用一樣的話講出來的機率實在是太低。

註二:引用別人的結論或資料,都應該附參考資料,正確引用原著,注出引用出處,除了表示你的誠實與負責、證明你寫的東西有良好的閱讀、研究與撰寫基礎之外,也可以讓你的讀者和學生進一步閱讀和查找更多相關主題的資訊,不是很棒嗎?

 

精選圖來自 “My Life Through A Lens”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