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自然能收放自如。

關於「認識自己」的第一則:
昨晚上光課時和學生聊到這段:
 
『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如果是建立在『認識自己』的前提上,其實是一種自然而的心理狀態,而不是一則要遵守的金句。
 
很多事情成功或失敗,人的努力佔的百分比並不高,都說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是機會,人和是身邊的人願意幫助你,所謂「我自己很努力」可能在整個成果當中,連33%的影響力都不到。
 
做個案的時候,我遇過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幸運地將事業一舉推向高峰,卻因為怎麼努力都無法複製成功經驗,而焦慮到無法好好生活的案主;也遇過盡了所有的努力最後還是一無所有的案主。
 
朋友曾經說我「沒辦法收放自如」,說穿了就是人生順遂的時候會忘了自己是誰(太放),遇到挫折時候又會過度貶低自己(太收)。這種收放不自如,不也是「勝而驕,敗而餒」嗎?
 
夠認識自己,就會在巨大的成功降臨時,知道哪些是自己努力來的、哪些是自己運氣好、抓對時機、哪些又是身邊的善緣與貴人相助。知道自己的分寸跟進退,認出自己的好運以及他人的給予和支持,這樣,隨著成功、勝利或豐盛的降臨,心中會油然浮現的當然會是感恩與謙卑,還有珍惜,以及慷慨。
 
夠認識自己,也就能在失意或無法好好發揮的人生階段中,知道自己有哪些才華和天賦,而不是輕易的以成王敗寇的價值觀,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於是在無法開展的低潮期,就能冷靜的清點自己僅有的籌碼。資源不多時,往往是最能激發人的潛能和創造力的時刻。
 
因為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華與天賦,知道自己的極限,知道自己的好運與天生的不足,心裡對自己是誰、有什麼、能做到哪,是有個底的。我們是一艘又一艘的船,命運和時機是宇宙的浪潮,浪潮只能觀察,不受控制,這個「對自己的知根知底」,就會成為海上航行的船的壓艙石。靈性書籍很愛說的「歸於中心」,或許白話翻譯,就是這麼一回事。
 
後記:
 
昨天講課時,我說的是「下午騎車的時候忽然想到『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還沒講完,學生就接著說:
 

「你是在超車的時候想到『勝不驕,敗不餒』的嗎?」

 

關於「認識自己」的第二則:

 

這次吠陀經典的同修給我一種很強烈的「既親切、又不親近」的感覺。

應該這樣講——

每個人的獨立性跟完整性真的都很強,有的人特別強,光是一個人就可以好好的過著,於是當他們選擇要跟其他人好好相處的時候,多半都是做得到的。

他如果想跟你玩就會跟你玩,不想跟你玩,也不是因為你不好玩或怎樣,就是沒跟你特別對盤。我觀察到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他們都很親切,但是除非很合得來吧!不然其實不容易親近。

說真的,第一次體驗到的時候,有點失落,因為對方完全不需要我,我完全不被需要。可是當對方真的對我好的時候,又覺得很棒,因為他真的不需要我回報,他也不是因為我身上有什麼他想要得到的,而來對我好。

後來我完全愛上這種獨立跟完整,每個人都自己就可以滿足自己,自己可以取悅自己,於是跟別人互動的時候,就不是殘缺跟依賴跟掛在別人身上,而是平等的互動的。

同修們大老遠從世界各地齊聚一堂,大家都覺得這一切很正常啊,沒有那種大驚小怪地窺探或探問:「你為什麼可以不用上班來上課」、「出國過太爽請客」的氣氛,大家都是來參與自己喜歡的一切,在其中可以感受到穩定的氣質敞開友善的態度

我真的覺得精微體能量修煉的是這個,不是比賽誰比較快能亢達里尼能量上升還是能量比較「大港」啊!!(但是一堆同修對亢達里尼能量上升很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