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接一個朋友的電話時,她說:「我真的覺得我要被你們催眠了!明明我現在工作不順,我心裡卻有個聲音一直在告訴我,這一切是為了一個更棒的目標、更大的美好,所以才這麼發生的。」
她的心裡還是有著舊的聲音:「唉呀人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在工作崗位上忍個幾十年,退休之後如何如何……」可是新的聲音卻讓她以一種更泰然而自由的眼光,看待現狀。
然後這幾天看「荷光者」,看到最後一章時,驚訝的發現和我昨天的領悟不謀而合,只是「荷光者」文字更精準、理論更全面,我的比較像是靈光一閃之後,匆促記下的念頭。
說到光,那接下來就都用光來比喻好了。光行者其實應該是一種「Being」,而非一種「Doing」。只能「是」光,而不能「做」光。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支蠟燭,當你是點亮自己的蠟燭時,你就有光。當你是光,你做什麼都會帶著光、做什麼都會洩漏出光,光會感染靠近你的每一個人。就算你不稱呼自己是光,實際上,你就是光。
所以我一直覺得光行者的職業應該是無限的。當你是光的時候,你當國中老師,就會在國中老師的工作中漏出光來;當你是光的時候,你當護士,就會在護士的日常生活中漏出光。當你是光的時候,你當上班族,那就會在上班族的舉動中漏出光來。
你無法不發光,因為你的本質就是光,你不是故意去「當一個光」。
而且光的感染力及影響力超乎你的想像,就像童話故事裡,用一個銅板買了蠟燭跟火柴的小兒子,點亮蠟燭之後,讓光裝滿了整個大穀倉,於是繼承了父親所有的財產。
所以,當你不是光的時候,即使你把自己命名為光,事實上你就是無法照亮任何地方。
一根正在發光的蠟燭,即使放在牛奶鐵罐釘成的手提燈籠裡,也能照亮行人眼前的路面;一根不發光的蠟燭,就算插在宙斯的燭台上,帶來的也只是一片漆黑。
或許你會想問我,既然在哪裡都會發光,又何必成為一個全職的光行者呢?我只能說,如果你點了一支蠟燭,希望透過蠟燭享有照明,你會把蠟燭放在床底下,還是把蠟燭插在它該在的燭台上?蠟燭站在燭台上可以照亮更多的人、照亮更多的黑暗的話,又何苦點亮之後還放在床底?
聽見每個打從心裡收到光的人,告訴我他們的生活變得更明亮,除了開心之外,謹此,我也謹慎的允諾,我願意勇敢的面對自己心中沒有光的角落,承認自己該療癒的那一部份,並且認真的完成每一份該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