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間:預約制,不接受未經預約訪客 - 10.00am-10.30pm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五)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五)

以前我憂鬱起來、失眠的時候,我會徹夜的駝著背寫文章,我那時候以為只不過是在電腦前面的姿勢不良,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當我憂鬱失眠的時候,我的肚子會很痛。
上個月(沒錯,就是上個月)那讓我肚子痛的憂鬱又回來了一趟。我在頹然之中,忽然間也有了接納自己的輕鬆感。
我想,是啊,這就是我,憂鬱或沮喪,都是我的一部份。當我試著否定自己的某一個部分時,我不也在趨樂避苦?趨樂避苦的過程,正是痛苦的源頭之一。我為什麼拒絕憂鬱的自己?我為什麼拒絕沮喪的自己?
憂鬱或沮喪沒有錯,沒有人規定向內修行之後,就只能又光又愛又感恩又幸福,就如同我在阿修羅(四)說過的,人通常握有一個特質的兩個極端,有多少的光明,就有多少的黑暗。我們不可能只光明不黑暗,也不可能只冷漠,卻不具有任何熱切的侵略。
我從自己的經驗裡發現,我的冷漠源自我對被侵略的抗拒。我爸給我的愛裡,夾雜了控制與不尊重帶來的傷害,我無法把這兩者分開,從中只淬取出令人熱淚潸然而下的愛,於是我只好把愛跟傷害一同擋在門外。

Read more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四)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四)

事實上,完美主義是純然的愚蠢,人永遠無法完美。天天用完美主義要求自己,等於讓自己天天活在失敗的陰影下。更何況,我發現我的其中一個完美的標準,可能就是我爸不經意脫口而出的那句話:
「像個男人,更好」!這句話更深的期望和失望是--「妳如果是男的就好了」。
我做了很多事情,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但無論我多麼的完美,多麼的令人不用擔心,我終究是個令人失望的孩子。當我像個男人的時候,我可以得到「better」,如果我真的是個男的,我就能得到「Best」。
我做盡一切也得不到那個Best的……除非重新投胎,或是去泰國動個手術,搞不好還有可能點。
我還在練習放下對Best的需求,有時候老症頭還是會牙起來,又忍不住逼迫自己跟虐待自己,我在認知的層面上,知道追求那些有多麼的愚蠢,但這個模式的軌跡還在,一不注意,我就會不小心又順著那個舊軌跡走。

Read more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三)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三)

雖然說花時間作任何無關乎「面對課題」的事情,都是浪費精力,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逃避一個又一個的課題。
然而,在逃避的過程中,新的課題是會不停衍生出來的。
最近很多過去的記憶又浮現出來,我想起很多過去的事情。現在的我,還是沒有辦法全然的從中感受到愛、淬取出愛來,在我心中,那就是一連串的傷害跟控制。那些原本來自外面的傷害,最後內化成為我對自己的傷害。
我很急躁,急躁在某一種程度上會跟貪婪結合在一起,以前也許是急著要賺更多的錢、要有更多的產值,後來就變成急著完成生命課題、急著累積靈修的高度。這些急,都是為了要被認同,只不過差在我求取認同的族群不一樣。
我也執拗,偏激的要求自己要更完美、更能幹、更厲害、更強,我不停的用完美主義來要求自己,結果就是我身邊的人也用一堆大家都作不到的標準來要求我。

Read more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二)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二)

所謂的內在小孩,其實就是兒時形成的創傷。這些未被解決、未被療癒的創傷,加上人類趨樂避苦本能,遂形成一種無法選擇的模式。每當接近會引爆創傷的地雷點時,我們不知不覺的,就會花上數倍的時間迂迴的繞路。
繞開那個也許正視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麼、搞不好你早就能療癒及面對的傷口。
「自由意志」其實是有層次的。很多新時代的思想這樣標榜:「你這一生的命運是由你自己規劃的」。這句話並沒有錯,但我們的規劃是被侷限住的。我或許選擇了今生要面對這樣的課題、於是我選擇了這樣的家庭,但我無法選擇不作這個課題。
這就像大學的必修學分一樣,我可以一直拖、拖、拖,但是就是不可能不修完學分,還可以畢業。
長大的過程中,我也許曾經無從選擇的、接受了爸爸給我一個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我可以很像很像一個男人,但我沒辦法變成男人--但至少在我發現之後,我可以有意識的選擇不再去滿足這個條件。

Read more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一)

我心中那眼盲的阿修羅(一)

前一陣子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提議「去找個玉鐲子來戴一下,看能不能培養一下耐性,跟優雅。」
我跟這個朋友認識10幾年,兩個人個性有些地方式很接近的,例如同樣的急躁,讓我們變得勤快又果斷,但時不時會顯露出對他人的不耐煩,以及控制欲。勤快,不一定等於效率好,有時候還因為太勤快,以致於沒什麼機會可以想「那可以怎麼作會更有效率」。
如果從Be proud of……這篇文章的角度來想的話,八成就是以忙為榮吧!但是恆常的讓自己處在忙碌中,思考的模式真的會變得容易僵化,看待這個世界的眼界,也會變得狹窄。
因為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也不打算放下讓自己好驕傲的「我很忙,你沒看見嗎?」。
一個多月前,Lach住我家時翻看了我的衣櫃,一邊搖頭一邊下死勁把我拖上街去買「女生的衣服」。因為我的衣櫃裡五彩繽紛的……掛著一整排同款不同色的素色Polo衫、素色T恤、牛仔長褲,然後……沒了。

Read more

寫部落格的意義。

寫部落格的意義。

我在蛹生當中提到,最近打開文章的備忘檔,試著寫幾行之後,總是頹然的又關上。不是因為寫不出來,正好相反,是千頭萬緒,紛然雜踏來的訊息和概念太多,多到我一時之間有點難以整理出個論述主軸來。
加上最近能坐著好好寫文章的時間不多(換句話說,也就代表最近沒怎麼思考),沒辦法好好整理腦內那些想要告訴大家的邏輯跟理論,整個人就顯出一副寫不出來的樣子。
我最近正好忙著重新認識很多「平常很常見,但實際上內涵究竟是什麼,很難說得清楚」的名詞。所以最近寫TriCard的時候,當我寫到「慈悲」這個詞時,我就會想著:
「我真的懂得什麼是慈悲了嗎?如果要我用一小段話說明什麼是慈悲,我說得出來嗎?就算說出來了,我說的是正確的嗎?讀者所裡解的慈悲,又跟我想要表達的是一樣的嗎?」
然後……你知道的,在內在成長這一主題上頭,還有一堆跟慈悲差不多難以敘述的概念,例如尊嚴、例如信任、例如寬容、例如愛你自己。

Read more

瑜珈墊二三事

瑜珈墊二三事

mat01.jpg

最近碰巧有機會用了幾塊不一樣的瑜珈墊,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為自己選擇瑜珈墊的標準,跟可以參考的一些原則。
以我的使用心得來看,瑜珈墊最重要的兩大原則是1.止滑,2.穩定
止滑就不用講了,如果做個下犬式,手腳撐在地上一直滑掉,力量會無法順利的從四肢末端傳進身體裡,肌肉的使用感覺上更像是糾結的縮短著,而非讓能量在體內流動,進而延展脊椎、推高坐骨。
主圖是我用了一兩年的愛用瑜珈墊-經典曼陀羅瑜珈墊,台灣自有品牌easyoga的產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