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間:預約制,不接受未經預約訪客 - 10.00am-10.30pm

蜿蜒的療癒幽徑(一)

蜿蜒的療癒幽徑(一)

很多時候,我選擇被其他治療師做個案,都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狀況很不好,或者已經迫切需要某種療法而去的。我會去做個案,大部分都是因為一個難以言喻的理由-「靈感」。
有時候是聽別人推薦就去了、有時候就像每一個讀者一樣,因為長期收看某一個靈療師的部落格,覺得可信度夠,時機到了,我就會跟對方約個案。
雖然是憑著靈感去,但我還是會在見到治療師之前,想一想自己究竟有哪些地方,是想要被調整得更好的。所以我的狀況比較像是「從狀況普通→狀況更好」,而不是「從狀況不好→回到一般水準」。
根據這一兩年的經驗累積,我發現,當我憑著靈感去找某個治療師時,往往都會引發生命中一個略具規模的轉折。事後回想,偶爾還不免捏把冷汗-要是當時沒有轉彎、沿著老路走下去的話,如今狀況將會完全不同。
所以我一直覺得老天爺對我不錯,該轉彎的時候,祂從沒讓我錯過,有時候不免轉得我痛苦萬分、轉得我不甘不願,拖了幾個月……還是得轉。

Read more

靈性成長的書讀了以後呢?(3/12更新)

靈性成長的書讀了以後呢?(3/12更新)

遇見未知的自己.JPG
我正在把一些舊書整理出來,或賣或送給需要的人,整理到這本兩、三年前就看過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印象中,這是一本輕鬆好讀的書。我想,花兩個小時再讀一次,然後要送人或是要賣掉,都算是對得起這本書了吧!
沒想到這次再讀,我從書中看見許多幾年前沒看見的東西。不但看見之前沒看見的,連很多之前以為看懂的東西,又看到了好多的新意。
事隔幾年看同一本書,會有這麼不同的收穫及心得,差別在哪裡?我想,除了我又多了兩三年的靈性成長歷程,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開始「用靈魂讀書」,而不是「用大腦讀書」。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訓練我們用大腦來吸收知識,然而,沒有智慧的知識只會讓人混淆。這次再讀《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覺得閱讀靈性成長的書籍,需要一個和閱讀其他書籍很不同的技巧:邊讀,邊內省自己是否實踐書中的原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