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瑜珈哲學小筆記

Photo by Zoltan Tasi on Unsplash

這篇文章是我在2020/DEC/28寄出的電子報內容。如果你希望每週都能收到最新的內容的話,請到首頁訂閱。

 

2020過得好快,又好慢⋯⋯一下子2021要來了。

不知道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給你時,我心裡忽然只想著「知行合一真的好累、又好難啊XD」。從前上《光的課程》時讀過《啟示錄》,《啟示錄》裡說約翰的書卷吃了以後「口裡甜蜜,肚子發苦」,當時的光課老師解釋說:

「這說的是讀靈性的書、在課堂上聽那些靈性的東西多舒服啊!又愉快又殊勝,跟嘴裡吃到蜜一樣。可是到了要實踐的時候,要吸收、要理解、要內化這些靈性的法則,千難萬難,所以說肚子發苦。」

可是行動就是這麼重要啊!沒有採取行動把自己喜歡的生活打造出來、親手讓改變發生,一切美好的概念,都只會存在腦海中,永遠都只是期待,永遠都只是觀想,只是願望。

這幾個禮拜準備瑜珈工作坊的講義時,翻看了這幾年累積的哲學筆記,2019年的印度哲學課筆記裡,我寫著:

「人每天有那麼多荒謬的念頭,想讓所有的念頭成真,本身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你以為事情應該要按照著你想的方式進行、你以為這個世界要按照你所期待的方式運作,本身就是痛苦。」

嘩!你注意到沒有?又說要知行合一、不能只有在課堂上、在冥想中去高次元爽,要實踐、要行動、要親手打造理想的生活,又說想讓念頭成真很愚蠢,這些經典到底是想怎樣!

靈性法則與具有神聖力量的經典,有個有趣的特徵,叫做「悖論」。那些看似互相矛盾的靈性法則,本來就是為了要讓你的腦袋當機才寫成這樣的。

當機之後,你就脫離了原本已經習慣到失去覺察的過日子的方式,你開始思考,開始質疑,開始慢下來提問,這正是經典真正想在你身上做的事情。

10幾年前初接觸靈性的法則與智慧時,就聽過「識別力」這個詞,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經常在「識別」這件事情上有新的體會與領悟。

寫信給你的今天,我對「識別」一詞可以分享的是:

      • 對自己誠實,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能分辨自己此刻的需求與念頭,究竟是基於愛,還是基於恐懼與匱乏。
      • 獨立思考,自己決定什麼對自己有意義。只要是你自己精細地覺察過的,那個念頭就是通過了你的識別力檢視的精華。

當你確定這個念頭是你想要讓它成真的,就不要猶豫地投入你的時間與力氣,讓你真心渴望的願望成真。

這幾週寫講義的一點小心得,跟你分享:)

Much Love

T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