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金是自我修煉,為的是實現靈魂的渴望。所以不要用轉化或整合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來評價自己夠不夠好,這件事只關乎誠實的面對自己,並且有能力更成為真實的自己。這一路的風景會變換,總有一段風景名為孤獨。孤獨的走向完整,也是靈魂煉金必修的一部分。
實體獨立書店的消失,可能是各種出版/銷售環境條件的最終結果,在小書店結束營業之前,去走走、去看看、去翻翻書、去消費吧!
修行很好,記得買菜。連結高我很好,也要回到雙腳與地心引力的對話。內在開花結果的同時,也要照顧好每天的身體、情緒與人際關係。真正的靈性是回到生活,是在物質中安放靈魂。唯有生活與靈性交織,靈性才不會只是標本——靜止、孤高、脫離現實。
這就是創造的精神——願意冒險,願意進入未知、空無、混沌,而不退縮。書寫的真正禮物,不是多麼精巧的成品,而是在寫的過程中,我們一點一點的翻新、再度創造了自己。
現在的修煉,是學著一邊維持外在的生活,一邊在心裡保留一個靜靜的狀態。一個不論身體走了多遠、不論情緒如何流動、表達,總是靜靜的,穩穩的核心。或許那就是一直都在的,靈魂清澈的原貌。
如果你常覺得焦慮、疲憊卻找不到原因,或是想用更有架構的方法理解「身心靈」,或者長期覺得身心不在同一個頻率,這本書的視角,也許可以幫助你,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支持與照顧。
比起對抗無常與隨之而來的不安和焦慮,我開始練習讓我的心有足夠的空間與彈性,去容納那些我不喜歡的自己、放不下的情緒,以及我曾以為必須改變的一切。慢慢地,我可以不再急著改變世界或自己,我漸漸的能夠接受萬事萬物的原貌,包括接受命運的原本面貌。
無論是思維的舒適圈,還是行為的舒適圈,只要還在舒適圈當中努力,成果就是很有限。突破舒適圈就是很不舒服、很可怕,而且一定會累,這就是為什麼行動時需要勇氣,因為就真的是硬著頭皮前進。宇宙節律和命運推動人們的同時,人其實也透過跟命運的互動,改變了命運的質地。而要跟巨大的、無以名狀的宇宙的流互動,甚至改變,靠的是有意識的覺察,與充滿勇氣的採取行動。
如果我無法正視大環境與時代中的壓迫與不易,我又怎麼能陪伴我的案主,直面他們生命中更獨特也更深刻的困難?獨裁的環境會讓真實的自我生不出來,即使生出來,也會覆巢無完卵。我選擇表態,是為了守住我們能安心寫、安心吃、安心生活的地方,這個小小的、多山的地方。
靈性是內心刻意鍛鍊出來的力量,這份內在力量源自覺察、有意識的紀律、自制與反覆的思辨。內在的靈性力量使我們在順境中不迷失,在逆境中不急躁。無論處於何種情境,我們記得自己是誰、知道內心真正的渴望。外境無常變化,我們的內心始終有穩定前行的節奏。內心的力量,讓我們在現實中能夠懷抱著愛、實踐愛,有意願理解自己、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