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Hallelujah, Hallelujah.

 

我喜欢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17、18岁的时候喜欢去庙里,那时候追求我的男生就每个周末带我去到处逛庙(现在想想,他不会觉得自己在跟一个成天进香的阿嬷约会吗?!)。在穆斯林国家就是看清真寺,在欧洲就是一直看教堂,一天看三个教堂,不管是church,还是Cathedral,我都会走进去。走进几百年的建筑里,看着穹顶,听着建筑物里的回音(注一),总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在教堂里,我总是会不知不觉的落单,用自己的速度祈祷,点燃蜡烛,闻着老建筑的味道,看着那些熟悉到不行的圣经故事、圣经角色的雕像或画像,看着那些繁复的软线条装饰,看不腻。在圣雅各之路上前进时,走在一起的朋友没多久就发现我是教堂控,刚开始还愿意跟我走进教堂,后来只剩我一个人疯XD(注二)。

 

在科隆,我爬完了科隆大教堂的回旋楼梯,也看完大圣马尔定教堂后,就陪着朋友去药妆店购物。从药妆店一转出来,眼前出现一座小教堂。大多数的教堂都是下午5点、6点锁门,当时已经傍晚,我还是一转头,就请朋友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一溜烟的钻去那间小教堂。

 

教堂里空无一人,我低下头简短的祈祷了一下,穿着黑袍的修士就走过来了。他年纪很大,微笑着说:「你是基督徒吗?」我也回报以最温和的微笑和音量说:「喔不,我没有受洗过,所以不算是正式的基督徒或天主教徒,但是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实践无条件的爱,以及对基督意识有更多的理解跟体验。」

 

他说:「⋯⋯嗯,好。那个,我想回家了,我们一起走出去,让我锁门好不好?」

 

我:「⋯⋯」(超尴尬的跟着他走出门)

 

黑袍修士还很好心的说:「隔壁那家教堂6点才关,你可以去那边看看。」这是德式作风吗?既直接又实际!他把大门从暗处拉出来,教堂上锁的时候,整扇门被明亮的天光照得一清二楚——

 

两扇大门的门把,分别是灵摆,跟圣雅各扇贝;一扇门上有着和平鸽与橄榄枝的浮雕,另一扇门上则浮雕了一束丰饶的作物。

 

两扇大门的门把,分别是灵摆,跟圣雅各扇贝;

一扇门上有着和平鸽与橄榄枝的浮雕,另一扇门上则浮雕了一束丰饶的作物。

 

修士很快就不见了(想必是真的很想回家),我站在教堂门前呆掉,远方传来街头艺人的歌声,是我最喜欢的Hallelujah,连走过我背后的路人,都轻声跟着哼唱「Hallelujah~Hallelujah~」

 

 

 

我知道,那是神在跟我打招呼。

 

注一:早期没有麦克风,教堂包括了布道的功能,于是建筑上就如同音乐厅、电影院,非常重视「和谐的放大声音」的功能。

 

注二:圣雅各之路上有时候会有小小的岔路,不同的路上有不同的风景。某天走到一个分岔点,麦特比我靠近告示板,我就问他:「这两条岔路差别在哪啊?」他一边读告示板,一边说:

 

「喔~前面这条路比较近,直直走就可以进下一个城镇,我们可以找午餐吃。另一条路要多走2.5公里,不过路上有⋯⋯」说到这边他忽然沉默,吞了一口口水才说:

 

「⋯⋯路上有一家教堂。」

 

然后他超快速的补充:「看起来就是一个什么不太起眼的小教堂啦!18世纪的,没什么重要的!还要多走2.5公里,嗯⋯⋯」边讲还边有一堆非常英伦风的手势跟表情。

 

我很识趣地说:「好!我们直走前进!」麦特听了,竟然激动的冲上来摇我肩膀说:「Thank you! I owe you one time!」

 

后来他就聪明了,当我为了教堂两眼发光的时候,他就会跟我约好集合时间地点,然后去旁边的Bar喝啤酒、吃西班牙腊肠兼写日记,等我心满意足的回来,再继续一起前进。

 

后记:当时我激动的在路边狂打字跟朋友说:「我在科隆的小教堂看到我的家徽啊!」

 

另外,那个应该不是灵摆,看起来跟一堆农具绑在一起,我猜是法码还秤砣之类的农用品的机率高一点。至于丰饶作物,我自己私心决定好了,那个就是薄荷绿之光的图形与密码,丰饶角当中冒出来的各种丰盛作物。

 

多美好的共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