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自然能收放自如。

关于「认识自己」的第一则:
昨晚上光课时和学生聊到这段: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如果是建立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上,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一则要遵守的金句。
 
很多事情成功或失败,人的努力占的百分比并不高,都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是机会,人和是身边的人愿意帮助你,所谓「我自己很努力」可能在整个成果当中,连33%的影响力都不到。
 
做个案的时候,我遇过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幸运地将事业一举推向高峰,却因为怎么努力都无法复制成功经验,而焦虑到无法好好生活的案主;也遇过尽了所有的努力最后还是一无所有的案主。
 
朋友曾经说我「没办法收放自如」,说穿了就是人生顺遂的时候会忘了自己是谁(太放),遇到挫折时候又会过度贬低自己(太收)。这种收放不自如,不也是「胜而骄,败而馁」吗?
 
够认识自己,就会在巨大的成功降临时,知道哪些是自己努力来的、哪些是自己运气好、抓对时机、哪些又是身边的善缘与贵人相助。知道自己的分寸跟进退,认出自己的好运以及他人的给予和支持,这样,随着成功、胜利或丰盛的降临,心中会油然浮现的当然会是感恩与谦卑,还有珍惜,以及慷慨。
 
够认识自己,也就能在失意或无法好好发挥的人生阶段中,知道自己有哪些才华和天赋,而不是轻易的以成王败寇的价值观,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于是在无法开展的低潮期,就能冷静的清点自己仅有的筹码。资源不多时,往往是最能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时刻。
 
因为够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华与天赋,知道自己的极限,知道自己的好运与天生的不足,心里对自己是谁、有什么、能做到哪,是有个底的。我们是一艘又一艘的船,命运和时机是宇宙的浪潮,浪潮只能观察,不受控制,这个「对自己的知根知底」,就会成为海上航行的船的压舱石。灵性书籍很爱说的「归于中心」,或许白话翻译,就是这么一回事。
 
后记:
 
昨天讲课时,我说的是「下午骑车的时候忽然想到『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还没讲完,学生就接着说:
 

「你是在超车的时候想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吗?」

 

关于「认识自己」的第二则:

 

这次吠陀经典的同修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既亲切、又不亲近」的感觉。

应该这样讲——

每个人的独立性跟完整性真的都很强,有的人特别强,光是一个人就可以好好的过著,于是当他们选择要跟其他人好好相处的时候,多半都是做得到的。

他如果想跟你玩就会跟你玩,不想跟你玩,也不是因为你不好玩或怎样,就是没跟你特别对盘。我观察到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他们都很亲切,但是除非很合得来吧!不然其实不容易亲近。

说真的,第一次体验到的时候,有点失落,因为对方完全不需要我,我完全不被需要。可是当对方真的对我好的时候,又觉得很棒,因为他真的不需要我回报,他也不是因为我身上有什么他想要得到的,而来对我好。

后来我完全爱上这种独立跟完整,每个人都自己就可以满足自己,自己可以取悦自己,于是跟别人互动的时候,就不是残缺跟依赖跟挂在别人身上,而是平等的互动的。

同修们大老远从世界各地齐聚一堂,大家都觉得这一切很正常啊,没有那种大惊小怪地窥探或探问:「你为什么可以不用上班来上课」、「出国过太爽请客」的气氛,大家都是来参与自己喜欢的一切,在其中可以感受到稳定的气质敞开友善的态度

我真的觉得精微体能量修炼的是这个,不是比赛谁比较快能亢达里尼能量上升还是能量比较「大港」啊!!(但是一堆同修对亢达里尼能量上升很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