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的质与量。

圣经的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记录了这一个小小的故事--
一个穷寡妇在一群财主之间奉献,不卑不亢的把两个小钱投入了捐献箱。比起其他财主的金银,主耶稣注意到这个穷寡妇。他特意把门徒叫过来,并且郑重其事地说:
「这穷寡妇投入银库的,比众人投入的更多。两个小钱在市场上的价值,于神眼光中的价值大不相同。」
大部分引述到这段经文的,会注意到的重点是「穷寡妇展现了全然的信任及交托」,她把她接下来所要过生活的一切,全都奉献给了神,这时候真的只能全然的信靠神给予的丰盛,不仅是十分之一的奉献,穷寡妇实践的是百分之百的奉献。
然而我比较想要注意的是另一个重点--神关心的是你给予的「质」,而非你给予的「量」。
顺带一提,以下我想要讨论的「给予」,概念上更接近「布施」,即「将别人所需要的事物给他,无论是那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然而「布施」一词容易有多余的联想,于是我在全文还是使用「给予」。
给予的当下,你怀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你要先让自己满溢出来,然后你才有能力给予。」换言之,当你给予的是你满溢出来的资源,无论是一笔钱/一本书/一句鼓励/一段静默聆听他人的时间,你应当是给得开心、给得没有负担、给得享受的一个过程。
于是你在给予的当下,就已经得到了某些回馈,那个回馈可能就是一个好心情,或者某些我不明白、而你自己明白的东西。
我们也都见过一种人(或者,当过那种人):将多余的/给起来不痛不痒的资源给予别人之后,事后却期待对方千恩万谢、感激涕零的拜倒在脚下。接受给予者没有按照人家心里的剧本演出,还要被给予者冠上「不知感恩」的大帽子。
如果你曾经在心里抱怨过「为何接受过我的赠与的人不知感恩」的话,先想想你为什么对于「被别人感激涕零」这件事情,有这么强大的需求与渴望,这可能更有建设性一点。
一个在物质上很阔绰的人,给予的当下如果匮乏到拼命期待他人的回馈,那给出去的,终究是匮乏的能量。向这个世界丢出匮乏,回来的,就会是匮乏。
一个在物质上也许不那么阔绰的人,给予的当下却给得开心、给得享受,那给出去的,就是开心享受的能量。你说,回到他身上的事物,怎会不开心?怎会不令他享受?
圣经中的穷寡妇,给出去的量--只是两个小钱,然而其中所包含的质--是对神的全然信任。当她送出全然信任的能量时,世界回馈她的,就会让她能全然信任。
还有,不是只有神知道,你在进行「给予」的时候,其中所包含的真正心意是什么,其实是全部的人都会知道。

4 留言

  • Afro
    Posted 2010-12-12 12:50:57 0Likes

    谢谢妳的这番话^^
    版主回复:(12/13/2010 07:35:41 AM)
    也谢谢你的留言^^

  • Rosita
    Posted 2010-12-13 00:54:09 0Likes

    满溢的VS多余的
    嗯嗯嗯…..Teen说的东西很值得大家慢慢咀嚼思考^^
    版主回复:(12/13/2010 07:34:19 AM)
    我把这当成赞美,谢谢你~

  • 小羽
    Posted 2010-12-13 21:30:07 0Likes

    「我付出的时候便收获!」
    版主回复:(12/15/2010 04:14:38 PM)
    哇!这句话来得正好~
    我以前听欧林的肯定句时,搞不太清楚这句话,你一说,忽然觉得跟我想传达的想法挺接近的~

  • 刘振鸿
    Posted 2011-01-10 05:04:32 0Likes

    teen加油
    版主回复:(01/11/2011 05:00:20 PM)
    谢谢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