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瑜珈之后,我才注意到人多么擅长闪躲过自己不擅长的一切。
仰卧姿伸展腿后侧的时候,因为腿后侧肌群延展性还不够,所以会不知不觉的把骨盆向内卷、让尾椎离开地板,让自己看起来仿佛柔软度更好;后弯的时候胸椎前侧打不开,就放松核心肌群,于是压力和弯度都转移到灵活度最大的腰椎上……
即使我反复的在课堂上强调正确使用身体的重要性,我也明了学生并不是不听,只是人真的太擅长不去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一切,所以在每次的课堂中,我仍然反复的将过度后倾的骨盆,推回原有的角度;以及拉直过弯的腰椎,将伸展弧度移动到无法敞开的胸口前面。
但我自己练习阿斯坦加的跳跃时,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下犬式进入坐姿时,我的掌根会离地。不离地的话,我的脚没有办法顺利的进入到坐姿。
要让自己顺利进入坐姿,应该是要应用核心肌群的力量、缩紧下半身,我的核心肌群是我全身上下最没力的地方,为了取巧,我干脆让我的手垫高5公分,这样我的肚子可以少出一点力。
结果我的核心肌群没有在每一次的跳跃过程中被锻炼,于是更后面的每一个动作,都因此受到了影响--我的船式始终没有办法把脚完全伸直,我的脸向上深度延展式每次都折不起来,刚开始学头倒立式的时候,翻滚了不知道几百遍。
一级我有些动作始终作不起来,全部都是因为核心肌群不够有力。
我发现,最初我试着理解每一个体位法,是因为我想把那个体位法给做好。然而,随着我对每一个体位法的了解愈多,我也愈懂得该如何取巧,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混过去……外表看起来像真的会了、成功做到了,其实体内的骨骼顺位,或者应用的肌群是不正确的。
记得吗?人擅长逃避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我会用我已经很强壮的手支撑力,来偷偷帮助真正该被训练到的核心肌力。我也因此没有在每一个不同的体位法中,平衡的训练到所有的肌肉。相反的,强壮的部分更加的强壮,虚弱的部分则恒常虚弱。
这个原则除了适用于身体的锻炼,也适用于心灵肌肉的锻炼--
最初,我们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生命给过好,所以我们试着理解那些让我们困惑又痛苦的课题。然而,随着我们对课题的理解度一直提升,我们也会愈来愈娴熟于找到逃过这个课题的蹊径。我们会愈来愈懂得如何取巧,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混过去……
我最近重新耐著性子,让自己不要把掌根翻起来,于是我的下犬式跳进坐姿的状态,又回到一年前的进度--只能跳到蹲下来,没办法进入坐姿。
然而,瑜珈就跟做菜、画画、捏陶,以及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事情一样,不去真正的练习,单凭脑袋的理解,是永远也踏不出一公分的进度的。
在绝大多数的事情上,脑袋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许多事情,但光站在起点「想像」或「理解」或「懂得」自己已经抵达终点……卖闹啊,甘五抠零?
愈是懂得多,愈是不能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当我们告诉自己「我已经懂了、会了」,那么,我们的理解也就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了、满了,没有空隙再装其他新的东西。
对大多数的事物及经验,恒常谦卑的保持着不懂的心,反而是最直接的捷径。
我并不是完全扬弃脑袋的理解、百分之百推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但我想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类比一下「我们该如何选择在每一件事情里,愿意涉入的深度和时间长度」--
当下肢肌群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绝大多数的站姿我们都能够做得标准而正确,这时候无论是哪一种站姿,我们都能轻松的完成,并且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可是一个阶段的动作完成之后,下一个阶段的动作会变得更难,需要更有力量也更平衡的内在能量,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就又有了新的事情要做。
。补图如下。
▼骨盆向内卷。出自《瑜伽:身心灵合一之旅》
▼3:55-3:58秒处,就是下犬式跳进坐姿的动作。
▼船式。出自《瑜珈解剖书》
▼脸向上深度延展式。出自《似水如云 阿斯坦加串连瑜珈》
▼头倒立式。出自《似水如云 阿斯坦加串连瑜珈》
4 留言
小羽
哈哈,刚才回完文才看到这篇,我果然有过很类似的体会……XDD
版主回复:(08/02/2011 03:12:21 PM)
这是个很棒的体会,不是吗?
sally484348
写得真好. XD
版主回复:(08/02/2011 03:11:49 PM)
谢谢~就是一些生活小事和心得囉!
ianoah
看到影片里的动作 真是太惊人了!!
这都是阿斯坦加的动作吗??
光是瑜珈就可以把身体练的这么强壮有力吗?
真是太惊人了!!
版主回复:(08/02/2011 02:59:16 PM)
台湾最早引进瑜珈的是年纪很大的女老师,以致于大部分人对于瑜珈的认识,都仅限于柔软度。但瑜珈其实包含了肌力和肌耐力的训练。
阿斯坦加的原则是「99%的练习和1%的理论」,所以我们很少在瑜珈的过程中冥想,反复的练习才是一切的重点。
而我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了比冥想更多的收获。
Kevin Pao
受益良多
以前我的印度老师常叫我在体式中┌冥想┘(meditation),但我想这边冥想意义应该跟您说的不同。
以往不是很懂老师的意思,只想者做体式时专心,直到今天看到你的文章才发觉,是不是┌内观┘的意思呢。
我的身体两侧并不平衡,以往做体式只发觉两侧的差异,身体顺的那面强,不顺的那面弱,却没发现弱的那面身体与心理选择了┌闪躲┘。
感受良多
谢谢
版主回复:(10/16/2012 08:01:03 AM)
也谢谢你的分享。
我想,瑜珈的体位法是一扇大门,通往我们与自己的关系的修复、与他人关系的修复,冥想之余,瑜珈带给我更多的是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里有一些我的阿斯坦加练习心得,尚且请你不吝指教:http://serenityteen.pixnet.net/blog/post/31100993
共勉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