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映了我们觉得「自己是谁」。

Photo by Michael Browning on Unsplash

这篇文章是我在2021/May/10寄出的电子报内容。如果你希望每周都能收到最新的内容的话,请到首页订阅。

谢谢你多等了一周,让我有多一周的时间,可以待在瑜珈练习的余韵中,让新的改变在生活中有机会发生。延续著上一封电子报谈到的「改变」的动力,本周我想跟你分享「如何让想要的改变在生活中发生。」

上周提到的「技术的维护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反复练习,价值观的部分更是需要时时觉察与实践」,改变之所以很难发生,是因为当我们想要拥有新的技能、新的生活方式时,我们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远比我们所预期的要多得多。

有些习惯是不舒服的,甚至是会拖住我们的脚步的(所以我们才想改掉旧习惯啊),但是习惯也是最省力的,人的生存本能就是趋易避难,这就是很难摆脱旧的习惯的原因。改变,代表着我们需要突破舒适圈,也代表着我们不能选择最省力的方式,反而要有意识的选择比以往更费力的路——这就是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的缘故。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达成目标后立刻被打回原形的经验?我是经历了满多次减肥成功之后立刻复胖状况啦⋯⋯失败了很多次之后,偶然的在练瑜珈这件事情上,我体验到了相对来说比较彻底的改变之后,我才注意到改变,反映的是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或者可以这么说:生活,反映了我们觉得「自己是谁」

于是建立新的习惯,其实是重新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形象的认知

第一堂瑜珈课后,即使我全身酸痛,我也还是爱上了瑜珈。很快的,「我是一个练瑜珈的人」变成了我的自我认同。改变的关键之一是:我是一个____的人。当我的答案是「我是一个练瑜珈的人」,无论怎么偷懒,我都没有完全抛弃过瑜珈。很妙的是,随着我对瑜珈的理解愈来愈深刻,比体式的练习还要更多的,是哲学与古典瑜珈的脉络,瑜珈也回过头来,带着我进入了了更深的平和。

于是这么多年来,我进入了一个长长的良性循环——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练瑜珈的人,就没放弃过练习瑜珈;而愈是练习瑜珈,就愈理解瑜珈更深一些、实践得更多一些。

第一堂瑜珈课的十几年后的此刻,我才发现自己踏上了没有终点的成长的路。一路的风景愈来愈美,我的心也愈来愈柔软。

能清晰地找到自我认同,即使只是一项,也是很幸运的。如果你在上一封电子报中,回顾了你曾经尝试过的改变,这周你愿意仔细想想你的自我认同是什么吗?

愿我们一路载歌载舞,无论境遇如何,心中都有爱与光明。

Much Love

T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