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幾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對自己說一句話:「是我不好。」
這句話就像呼吸一樣,一不留神就會在我的嘴裡自動播放起來,彷彿跟我的唇舌齒牙全都共生在一起,我一不小心就會喃喃自語的說著「是我不好是我不好」。這一兩年一直想要把這句話改掉,卻怎麼樣都沒辦法治本,彷彿這句話已經變成了店家自動感應的玻璃門一樣,我的雙唇不停的播放著「是我不好是我不好」。然而,我到底是哪裡不好?我卻說不出來,也想不起來,這句咕嚕嚕冒出來的咒語,到底是從什麼時候放進我的生活中的。
一兩個月前,我和一群已婚媽媽們聊天,聊到教育小孩如何自動收拾玩具,我用說笑話的姿態說起我的成長經驗:
小時候我擁有一桶非常喜歡的樂高積木,那桶樂高積木沒有特別的主題,就是非常純粹的、各種幾何形狀的樂高積木而已,我經常用把那些樂高積木蓋成一個長方形的空罐子,心理學說喜歡囤積空箱子空罐子的人,都是對生活沒有安全感的象徵,看來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了這樣的徵兆。
不過我有個壞習慣,積木玩完經常就灑得滿地不收,我老母替我收了一兩年之後,終於耐性漸失的下了最後通牒:「下次再不收,就整桶丟掉。」當時我並沒有當真(畢竟天天都在玩樂高,也沒想過樂高不見的那一天),隨口就答應了下來,隔天玩完積木又灑了一地忘記收,再隔天,當我要把積木找出來玩時,就發現整桶樂高都不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