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闭关小记

.微闭关.

上周去了东部休假。我自己是把这趟行程称为「微闭关」——暂停对外的工作,一个人专注完成平时难以静下心来深入的研究与阅读。朋友听我解释我的休假内容后,笑说:「你这不就是周日跑去没人的办公室加班吗?⋯⋯」,我也笑出来,对啊!我还是在做跟教课有关的事,却也知道这种沈静的浸入能量的备课方式,是重要的沉淀与滋养,是必要的复原。

 

.教学是深潜.

进入课程密集的九月之前,我把与外界的互动降到最低,凝聚教脉轮自由书写历程性绘画雪白初阶的能量。这次备课的方式很让我沈浸其中,不是那种照章行事的教案型备课,而是让整个人浸泡进去的——我需要先进入能量的河流,自己得先经过一次淋漓尽致的冲刷与泅泳,才能确知要把课导向哪里、要带学生前往哪里。

备课时,我很容易会进入一种「时空消失」的状态,等回过神,已经累到眼睛都快睁不开,心里却是满的。

孔子说:「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我理解那种感觉。

 

.气味穿梭时空.

我住的地方不是观光名胜地,真的就是很普通、很纯朴的小地方。傍晚五点,我会骑摩托车去市区便当店买晚餐,路的两边都是田,这时候会闻到一股很浓郁的植物的味道,才想起来这就是傍晚的时候,植物会散发出来的、特有的清香味道。

气味是很神奇的东西,我想起以前在民雄,下课后从中正大学骑车回北斗村路上,就都是这个味道。荒地的植物香气打开了看不见的神秘通道,穿越时间与地景,让我再次骑上了年轻时熟悉的乡间小路,一瞬间,穿越了 25 年。

停好车、提着便当回家的路上,差点被野狗抢走便当⋯⋯上次被狗咬还是在印度,清晨四点走路去瑜伽教室的路上,印度的流浪狗也好凶。

 

.静置的工夫.

工作累了就去附近散步,走个半小时,就可以接上郊山步道。杨柳台风后,山路至今还盖满了被风雨撕下来的枝枒,与淹上路面的泥泞。走进山里,总觉得山的能量还没沉淀,还在被扰动过的状态中。感觉起来,山好像还需要很多的「静置」。台风把能量都搅起来,这种时候就是静置,静置个一阵子,大自然会在时间中,让山与岛沉淀下来。

人心也是,我想着。

动荡与风暴过后,不是每次都可以立刻清明,更常见的过程是需要静静地放著好一段时间,让扬起来、搅起来、骚动的混浊,慢慢地在静置中落底。静置也是一种锻炼——锻炼「不做什么」的工夫,锻炼身心留白的安定力。

我想起以前在旅途上的自己,每天移动那么长的距离、接收那么多新的刺激,外在根本也静置不了,干脆就让生命力发光燃烧到极致。现在的修炼,是学着一边维持外在的生活,一边在心里保留一个静静的状态。

一个不论身体走了多远、不论情绪如何流动、表达,总是静静的,稳稳的核心。

或许那就是一直都在的,灵魂清澈的原貌。

Leave a reply

这个网站采用 Google reCAPTCHA 保护机制,这项服务遵循 Google 隐私权政策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