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有所谓的「八支」,包括了持戒、觉察、呼吸法、体位法、专注、冥想、三摩地等等,这次Level 2 的课,我们开始学习瑜…

瑜珈有所谓的「八支」,包括了持戒、觉察、呼吸法、体位法、专注、冥想、三摩地等等,这次Level 2 的课,我们开始学习瑜…
去上瑜珈的认证执照课时,连着两天早上五点半起床,不知为何的下午五点大家就下课了,回到家就是累到脱力。大家可能会以为「Te…
约莫半个月前,我和朋友去了一趟花莲。事前计画的时候,我就把七星潭排为「个人必去景点」。我大约在10年前第一次去七星潭,那时候被弯弯的海岸线,和夹带着石砺滚动声响的海浪给打动,导致未来十年里,我总是反复怀念那片海。
仅仅站在浪能卷上腿的地方,听着轰然的、反复的声响,我就能让自己离体似的、躺进那强大的潮汐力道中。浪是雪白的双掌,反复的抚平陆地,以及原本棱角嶙峋的大小石块。
然后我忽然心想,不知道海洋的能量摸起来像什么?如果我能摸到每个人的能量场,就能摸到整个空间的能量场吧?于是我静下心来,连天接地,然后平平伸出双手,去感觉整片七星潭。
我想应该没有人能想像我摸到了什么吧?我像是摸到了一颗巨大的心脏,「捧捧、捧捧」,平缓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鼓动着。我仔细的辨别了一下,那个频率确实不是风,也不来自海浪,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一切的,心脏的鼓动力。
有时候我会听见一些接受了新时代思想的人这么说:「每个人都创造了自己的实相,所以某某人因为我说的话/做的事,感到生气/愤怒(或任何负面情绪),那是因为他选择了要生气或愤怒,他的情绪不是我能负责的,他要替自己负责,所以不干我的事。」
乍听之下这个逻辑似乎很合理,但这其实是一种新时代思想的傲慢跟盲点。上一段的逻辑把「你创造了自己的实相」这句话,窄化到只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
每个人的思想都创造了自己的实相、自己的世界,这句话完全是正确的。所以当我们的生活中有好事情时,你可以大方说这不是巧合,这是经由有意的创造,由你带进你的生活里的美好实相。
那么,你既然能在你的生活里创造好事,你为何不能为你自己创造坏事?真的信吸引力法则,你就该了解一切都是被你自己吸引而来,不论幸或不幸。
基于你的信念,你替自己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对你生气的人、你替自己的生活创造了找你麻烦的人。你替自己的生活,创造了对你说出任何话、或做出任何事的人,不是吗?
Teen’s小语:
1.长期收看我的部落格的读者们,应该都知道我很重视「灵魂的功课」和「疗愈」这两件事情,所以本周每个星座都抽了「Soul Lessons and Soul Purpose Oracle Cards」(灵魂功课卡),希望能帮得上每一位读者的忙!
2.众所注目的灵性11月总体建议卡来囉!~本周的总体建议卡是完全由台湾文创青年自己发行的「神洲塔罗」,有兴趣的可以直接到作者的网页浏览相关讯息。
3.关于灵魂功课卡及神洲塔罗,我也会另外写文章,分享我自己的使用心得,敬请期待!
本周上课时,阿斯坦加老师因为腰痛,事先就说他尽量不要做动作,后来看我们跳得七零八落,要不就是翻滚跌出瑜珈垫,只好卖命演出,示范阿斯坦加跳跃(注一)。
不跳则已,一跳登时引发腰痛。课后我向老师表示我曾经学过灵气治疗,不介意的话干脆让我试试看。老师也很大方的盘坐,让我直接替他的腰椎下手。
不管是连结指导灵,或是其他的课程,我都会引导学生跟我一起放松。当我把手放在老师的腰椎上时,我也习惯性的放低声音,用言语引导老师从意念打开他身上的气场,让我的手跟灵气的能量可以带进他的身体。
我的臼井灵气只上完第一阶,灵气一阶只要求学生熟悉「自疗」,不建议帮别人作灵气,所以我帮别人作灵气的经验……这是第二次,大部分的疗愈方式还是以量子触疗为主。这次除了灵气之外,我也顺便读一下那个位置的频率,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像等等。
老师在我带灵气以及调高他身体腰部一带的振频时没有说话,因为赶时间,我们也只作了两、三分钟。结束的时候,我有点不太确定的说:「我希望能帮得上忙。」
很早以前就想写欧林六书系列的读后心得及介绍,碍于想写的文章太多,加上欧林的书几乎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充满了智慧,要介绍的话…
感谢读者来函询问该如何解牌,我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灵感。
念高中时我买了清水玲子塔罗牌,当时洗牌切牌摆牌都难不倒我,唯有解牌一事让我挫折不已。每次解牌我就拿着guidebook前翻后翻,哪有人算牌卡这么不上道、不帅气、不从容优雅的?加上我又只算准过一次,所以对自己的解牌功力完全没有信心。
虽然10几年前拨接网路才刚起步,我还是想办法找了很多塔罗牌的资料来看,愈看只觉得愈糊涂,解牌资料往往在文末附上一句话:「大家如果在解牌的过程中有任何直觉,都请以你的直觉优先。」
……这就是重点了,直觉并不是放在口袋里的卫生纸,你说要用就拿出来用。当你没有直觉这种东西时,是没办法无中生有的,就跟高中时候的我一样,没有就是没有,拿不出来就是拿不出来。
值得庆幸的是,直觉是可以培养的。对我来说,直觉跟灵感是很接近的两种性质。它们都以「灵光乍现」的方式出现,它们也都可以从「大量的知识」中被栽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