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预约制,不接受未经预约访客 - 10.00am-10.30pm

Teen’s TriCard。来自天使的星座运势。

Teen’s TriCard。来自天使的星座运势。

小版卡.jpg
自从开始玩神谕卡,我发觉这类心灵图卡的准确度,不亚于通灵。加上牌卡上的精美图案以及丰富的意涵,让我虽然没有天天抽牌卡,却也对牌卡爱不释手。
10月开始的灵感很多,其中一项就是「星座运势」。说来有趣,这几年来我比较常看星座运势,每次看星座运势都「挑好的相信」。换句话说,运势上如果说「破财、逢小人」等等,我会迅速用食指点点滑鼠,关掉网页,并且要自己快快忘记。
后来我心想,与其看别人写的星座运势,不如我自己抽天使卡试试看吧!于是,「Teen’s TriCard」就这样出现了。取名叫TriCard,源自于几个想法:
一、我抽牌卡时,请天使从「身」、「心」、「灵」三个层面给予建议。身心灵三层各有不同,但最后还是要合一,才能完整。「Tri」这个字首有「三角」的意义,三角形只要少了一个点或一边,就无法成形。就像人,身心灵也不可能只强化任何一项,必须三项平衡的发展、成长,灵性成长的路才走得稳。

Read more

生活中的瑜(ㄌㄧㄢˊ)珈(ㄐㄧㄝˊ)

生活中的瑜(ㄌㄧㄢˊ)珈(ㄐㄧㄝˊ)

参加瑜珈营之后一直没写文章,除了作息被调得非常健康之外,另一部份是从营队中带回了很多的知识,那些都需要消化,太补了……
其中一堂课的老师一上课,就笑瞇瞇的问我们:「瑜珈,这两个字的本意是什么?」大家都很害羞,不太好意思发言,老师接着说:「瑜珈的本意,是指『连结』。」
在练习瑜珈的过程中,跟自己的内在能量连结;不练习瑜珈的生活中,跟外在的人、事、物连结,这就是瑜珈生活化、生活瑜珈化。
在新时代的知识里面呆久了,一不小心人都会有点飘,太过的重视灵性的生活,却忘记人的大脑应该是要左右脑并用,而不是灵性那边的大脑特别发达。以前我也经验过这样的生活,追求灵性成长的同时,变得跟现实人生有点格格不入。与内在的连结很强,却断了跟外界的连结。
就像和尚把门关着躲在清静的山上念经一样,心情真的会很好,人真的会很平静(哪能不平静啊拜托)!可是这样的平静不是真正的平静,这样的平静,也不会让人成长。

Read more

看得见河水和阳光的窗台

看得见河水和阳光的窗台

上周没课的日子,一个人背着背包跑去红毛城附近,在看得见河水跟阳光的窗台边,写信给以前教过的学生。
学生在暑假的时候写了信给我,大意是学校的老师因为成绩而大小眼,让他上学的日子倍感受挫。那些写在信里的情绪,像是在发泄、又像是在求救。
我因此想起了国三那年,英文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10多年不敢开口说英文。一直到上周的瑜珈营,我不知为何的大起胆子,当着全班的面用英文问老师问题,人很好的老师不但仔细讲解,还称赞我英文说得好,10多年不敢开口说英文的魔咒才就此破除。
我在信里跟学生分享了这件往事,要他「不要做下对自己有所损失的决定」就好。10多年的恐惧及对于说英文的没有信心,因为机会来了,所以得到疗愈、得到释放。
但是我学习英文的时机就这样慢了10几年。如果是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呢?如果是在金钱上受到伤害呢?还要停滞多久,那些卡住的旧能量才会重新流动起来,变成活水?

Read more

读者来函-臣服,是什么?

读者来函-臣服,是什么?

读者来函询问:
我们需要臣服,但还要坚持些什么呢?有时候顺着事情走,接受每样事物的如如本相,但有时候感觉却像在摆烂,不知道是我功课做的不够,还是得持续的学习,但这样不会增加我执吗?
Teen’s回复:
这个问题我决定直接分享我对「臣服」一事的亲身经验及想法,因为我以前读了很多跟「臣服」有关的知识,只要谈到「臣服」这概念的,我都很仔细的来回读,可是……当时的我真的看不太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实践。后来干脆丢了书,直接在生活当中摸索跟经验所谓的「臣服」。
以下发言全部主观,因为完全来自我的个人经验,没有科学验证。所以……我诚挚的邀请所有对这个话题有想法的朋友,不吝跟我分享,不管是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想法,我都欢迎^^

Read more

在你体内冬眠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在你体内冬眠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刚结束一个瑜珈训练课程,我住抵达火车站需要开车一个钟头的地方,度过了四天只吃素食、只喝开水,每天至少三堂动态瑜珈课程、两堂冥想课,以及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唸心经、爬山,晚上十点半睡觉的隐士生活。
在这里,大部分的学生得以体会到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愉悦感。仍然有一些人挂心着工作、小孩、帐单,毕竟要全然脱离旧的生活,真的是有一点困难,所以有些同学会提早结束这个课程,也有一些人身在,心早已不在。
但对我来说,这个前所未有的经验却来得正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投入这样一个课程,一个能深刻的跟内在的自己相处、百分百的面对你从未好好看过的,内在的自己,那将会是一段对于灵性成长非常深刻而有益的经验。
和100多个瑜珈人同寝共食的日子里,绝大多数的时间我跟自己相处。在每一个体位法流转的过程中,内在的自我、内在的神性、早就存在体内的矛盾,乃至于内在的黑暗,全都浮现出来。
我练习瑜珈的时间并不长,学习灵性成长的时间也是,我也还是会抗拒、会虚荣、会骄傲、会自卑的普通人。然而,不管浮现的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愿意学习、愿意疗愈,你会发现那都是睡在我们体内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Read more

在我眼中的未知

在我眼中的未知

刚开始踏上灵性成长的道路时,正好是我人生剧烈转变的时期。那时候的我发现旧的生活尽是在完成别人的梦想,新的生活却一点头绪也没有,飘飘摇摇的,像没根的植物在水上漂。
看待未知时,我爸的恐惧比我还大。所以我从小认知到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公立学校的老师或者公务员。对我爸来说,女孩子不适合从事这两个职业之外的任何工作,其他的可能性很早就都被修剪掉。
例如国一的周末时想要跟同学去打桌球,我爸怒冲冲的痛骂,要我「打得像陈静那么好才准去」(陈静是我国中时很有名的大陆桌球选手)。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想的是「陈静也是从新手练习起的吧!」却不敢多说什么。
其他的我也忘了,总之,对于「稳定」的强大渴求推动着我爸,要求我进入从一上任就能稳定到65岁的工作里。我也就花了25年实践这个目标,到最后已经搞不清楚,究竟他是为了让我安定的生活,还是为了安他自己的心。
我也不怪我爸,他尽力的想要把我放在一个他觉得最安全的地方,我快不快乐或者内在的状态如何,他不是故意忽视,是真的无暇顾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