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预约制,不接受未经预约访客 - 10.00am-10.30pm

201201小记

201201小记

其一。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觉得自己很孤单。但后来我才理解,因为孤单,人们才学得会珍惜身边的一切人事物;因为孤单,人们才得以学会去理解、体谅其他人;因为孤单,人们才得以学会爱,学会一切与人相处的特质。
其二。
前几天买了想要很久的玫瑰盐灯,我弟看见了,对我说「以后炒菜盐不够用,就来刮你的盐灯」;我妈看见了,对我说「下次我要醃肉,就把肉拿来灯上面搓一搓」。哼……
其三。

Read more

最近在忙的。

最近在忙的。

整理2011年的回顾时,我想了一下自己究竟下半年在忙什么。翻了翻电子行事历,才发现这段时间,我陆续完成几个不同的能量疗法的大师级次。这代表我拥有开这门能量疗法课程的资格。
取得大师级次之前,我习惯先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不例外的包含了技术层面的资料,跟运作能量的心念两个方向,所以这段时间都显得非常非常的……忙不完。
有一句话说「术德兼备」,意指技术和心性得同时进步,才是完善的。我不敢自认为术德兼备,顶多是「术德兼修」,都还在学习阶段--事实上我也不觉得这些有真正「学会」或「学完」的一天就是了。
密集的课程从来都不是结尾,而是另一个开始;每周共修的光的课程也是,下课了以后就是新的开始。那些我的生命中无法带给我快乐的模式,都会在课程结束之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跳出来烦我,直到我终于受不了,愿意认真去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课题为止。
上课之外,日常生活自己的习修跟观照,就是一直进行、一直进行,有时候一个人阅读好的书籍,有时候可以跟很棒的老师朋友共修,除了这两个部分,「实作」也是很珍贵、并且非常必要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我也开始频繁的接灵气个案的原因。

Read more

内在力量(下)-回到内在的中心。

内在力量(下)-回到内在的中心。

之前有个个案在结束SRT的咨询之后,来信告诉我:「我还以为妳会穿着白袍、拿着仙女棒,香喷喷的飘然施展魔法。直到我看见妳穿着牛仔裤和T恤,满头大汗的过马路,才觉得怎么跟预期的都不一样?」我看到的时候,真的忍不住在电脑前面「扑吃」的笑出来。我想,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我本人的,应该也会有一样的反应。
也有人会跟我说:「妳的部落格文章很坦承也很真实,但是,妳在部落格上自我披露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情绪、困难、低落,难道不怕别人觉得妳是个『连自己都治不好』的灵性工作者吗?」
身为一个无论年龄或执业年限都很年轻的灵性工作者,我想说的是--灵性工作者也是凡人。我始终不觉得自己解救过任何人,也不觉得自己从此摆脱了何种困难,或跟哪种困境从此绝缘。
说真的,学过那么多灵性的课程,也给别的治疗师做过各种个案,也曾在各个未曾预期的片刻里,体验了灵性上的高峰经验……就算有这些,我也还是会自我怀疑、自我惩罚、钻牛角尖、沮丧、愤恨、失控发怒、企图用小我控制或指责他人,以及悲伤跟忧郁。
我也曾经在这些看似很不灵性的时刻之后苛责自己:是我很low吗?还是我平常都是个伪灵性?是我不够认真静心冥想吗?还是我哪里没疗愈到,所以我的生活才这么痛苦?

Read more

内在力量(上)-平衡过度的扩展。

内在力量(上)-平衡过度的扩展。

有时候我会想,到底这段灵修的时光,带给了我什么?
我自己当然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踏入灵性成长这一块,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喜欢些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何在这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加上强大的忧郁已经威胁到活下去的意愿,最后终于因为一场几乎发生的车祸,而开始学习好好活着。
前几天练习阿斯坦加的拜日式时,我忽然感觉到身体内部除了肌肉力量外,有另一股力量支撑着我,那股力量更流动、更柔软、更具有弹性跟稳定度,和拜日式的所有动作结合在一起,非常契合的运作所有的肌肉、骨骼和内脏……没错,包含内脏。
那次之后,我开始想着这股内在的力量是怎么一回事。我开始体会到做每一件事、每一个阶段的我,都会有一段「太用力/太努力」的过程。人在用力跟努力的过程当中,会发展出强大的外在力量,然而外在的力量不止向外扩展,同时也会向内挤压。
一旦外在力量跟内在力量没有平衡的发展,由外而内的挤压带给我们的,终究是伤害,而非支撑。能支撑我们的,其实是由内向外的内在力量。

Read more

人长大了以后

人长大了以后

「人长大了以后,除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外,也要想想能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作些什么。光只想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可惜的。」这是前几天跟朋友聊了一下教瑜珈的事情之后,有感而发写在脸书上的一小段话。
最近世茂出版社重新出版了他们的一本旧书-《灵魂转生的奥秘》,这本书试图传递的重点是「灵魂转生,是为了不停的平衡那些尚未平衡的部分」。
一个曾经以自己的成功嘲笑他人的失败的人,会在下一世经历被嘲笑的人生,与其以「报应」两个字简单带过,我觉得我宁可以「亲身体验之后才能深刻的生出同理心」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平衡过程。
前几天和一个同样教瑜珈的朋友聊了一下某些身为重症病友的学员的事情,通常这类的学生教起来限制很多,因为很多一般人可以达到训练效果的动作,这些学生都没办法进行;以比较简单的动作替代,往往又不见得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加上同样的动作可能一般人做没有问题,比较特殊的学员即使做得出相同的动作,往往也可能引发疼痛、或比较不在预期中的负面反应。所以这类的学员,对某些老师来说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老师认真教了,学生还是有可能告诉老师:「我在某个动作很痛/我觉得运动起来好像没什么效果」,变成双方都气馁的状况。

Read more

灵性没有-est。

灵性没有-est。

前几天看见这段话在几个朋友的脸书上转载来转载去,觉得很棒,就引述过来这里--
所谓「较灵性的职业」是什么?
耶稣是个木匠,禅宗故事里也有很多屠夫和大师,爱因斯坦曾在专利局上班,甘地织过衣服,达赖喇嘛会修手表。
要寻找最适合我们的谋生方式,先问问自己: 「我内在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
这涉及了自我省思,将我们带引到对自我更深的认识

Read more

20111109小记

20111109小记

「总算发现自己某些曾经以为不能没有、却非常荒谬而且会带来痛苦的需求。距离完全的撒手也许还需要些时间,但那些纠缠的能量,我想假以时日,终究会消散吧。随着那些能量的消散,相应的人也会随之移动,可能就此从我的生命中自然的失踪,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持续我们的连结。」
--这是我这一两天在脸书上的有感而发。
有一段时间,我为了某些人际关系而非常的疲乏、痛苦,在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烦恼之间,每每拉扯得我失去耐性,又得强压一肚子火。还好,关系永远是个「觉悟之后其实也没那么难」的妙东西,发现自己在给予的同时,也是个索求者,放下之后忽然就泰然了。
这时候再看之前曾经让我痛苦不已的信件、回想起那些让我头痛到爆炸的对话内容时,忽然觉得我们都荒谬的可笑。我们都企图在关系中攫取我们匮乏的东西,攫取不到,要不就强抢,要不就开始上演充满各式手段的控制戏码。
随着不继续担任给予/索求者,我相信所有建立在掠夺与攫取基础上的人际关系,都会随之消散,除非我们愿意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与对方之间的连结。这样一想,我改变了自己之后自然而然凋萎的人际关系,仿佛也不可惜了。对于最终必然会在互相伤害中痛苦不堪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好舍不得丢掉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