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酝酿出了细致而安静的感动,无从喧哗的欢喜与宁定。所谓灵性,并不是宇宙创生大爆炸的开悟与狂喜,于我,就是如实的体验,诚恳的爱着眼前的生活与辛劳。痛苦与人性,是灵性的原矿矿脉。灵性扩展后的其中一个特征,是能够和自己的痛苦与人性待在一起,持续地将阴影与黑暗,提炼成光。

内在酝酿出了细致而安静的感动,无从喧哗的欢喜与宁定。所谓灵性,并不是宇宙创生大爆炸的开悟与狂喜,于我,就是如实的体验,诚恳的爱着眼前的生活与辛劳。痛苦与人性,是灵性的原矿矿脉。灵性扩展后的其中一个特征,是能够和自己的痛苦与人性待在一起,持续地将阴影与黑暗,提炼成光。
我看着大体时,只觉得这一屋子里,最伟大的就是眼前这位生前就决定好,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来,作为教学目的的无名大体。但即使情感上有这样的感动,理智上我还是要一直很专注,才有办法把整堂课上完。
身体不旅行时,靠着故事来一场意识的旅行。把买了很久的写作指引拿出来练习,从自由书写中探索「什么会让我觉得满足」?防疫生活之前的热情和兴趣就是旅行。追剧看片没有花力气产出,只能算是娱乐,热情和兴趣是要花力气的,例如学开车,例如练钢琴。
Photo by YesMore Content on Unsplash 这篇文章是我在2021/Aug/23寄出的电子…
如果有一天,你也在自由书写的路上,发现天渐渐暗下来,我想跟你说,不要害怕,放松地走进那片开阔、清凉,而且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我们不是第一个走进去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们永远无法把定居生活过得如同旅行一样,因为这就是两件很不同的事情。如今我尽力去做的,就是持续磨亮自己的感受,保有旅行路上敏锐的警觉性。无论是专注、还是上一篇文章聊到的适应,每一种能力实践起来都不容易。
生活跟伐木很像,伐木的速度愈来愈慢了,要舍得停下来,先把伐木的工具磨得锐利,而不是没有效率的一直拼命,用很钝的斧头或锯子,坚持工作不能停。舍不得停下来保养工具,付出的代价比想像的还高。
慢下来是好的,我们在慢下来中接受了自己的真心意,对自己诚实,说不定你这时候才第一次发现,你从来没注意过自己喜欢什么或想要什么,长久以来你一直都是跟着大家做决定。这样的发现是很不舒服的时刻,然而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心里喜欢的、想要的浮现出来。
人不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硬生生地做出某个自己根本不会做的决定。所有重大的转折时刻,必然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埋梗和酝酿。我们的未来与命运,都藏在我们过去的经验里,包括我们读过的书、体验过的生命情境,爱过的人。
摆脱了工作性质的写作,于我也是内观。灵性与生活没有那么远,就是花时间陪伴自己,看着自己,理解自己,呵护自己,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有些你天天做、做很久、为工作而做的事,也许摆脱掉工作性质,就是你能做得最好的内观技巧。